:::
首頁
|
台灣文學館
|
網站地圖
:::
期刊名稱
/
台灣文學館通訊
發刊日期
/
2016年06月
期 別
/
第51期
GPN
/
2009205614
ISSN
/
18146805
全文閱覽
0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51期
館長的話
1
我們的文學「讀本」
陳益源
本期專題
4
相遇時互放的光亮 -臺日交流文學特展
6
掬取「相遇時互放的光亮」 -臺日交流文學特展之學術策展紀要
周華斌
16
「臺日交流文學特展」展覽導覽
王嘉玲
21
感謝 -臺日交流文學特展開幕致詞
西野幸竜
22
走過百年 -逾世紀的臺日「臺灣書寫」
吳佩珍
展覽與活動
26
關於一個展覽的「純真童心」
林佩蓉
30
「純真童心──兒童文學資深作家與作品展」策展紀實
程鵬升
36
走進「文學家庭」,認識更多臺灣作家 -「臺灣的『文學家庭』特展」二三事
趙慶華
41
到寫作者家中小坐片刻 -「在同一個屋簷下寫作──臺灣的『文學家庭』特展」展場側寫
簡弘毅
44
「再現天人菊──澎湖文學特展」巡迴展紀實
王嘉玲
48
學做友善平權的博物館
左美雲
49
我們的文學館,我們的第一本手工書
馮欣文
50
漫游神仙府 -府城文學踏查之六
陳曉怡
54
城事與詩意 -記齊東詩舍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黃冠翔
56
為我們摘星的人 -2015「台灣文學獎」得主巡講側記
張信吉
58
藝術與人生悸動的時光 -「九昱人文講座」活動側寫
江怡柔
59
探索童心 -「臺灣兒童文學系列講座」側寫
江怡柔
62
走踏文學‧漫步地景 -側寫「臺灣文學開講」
陳鈺翔
68
把美好的聲音傳遞下去 -「戲說人聲.讀響文學」教師研習營
謝韻茹
71
建構臺灣人多重複雜的精神圖像 -「陳逸松和他的時代」座談會側記
許素蘭
72
呼喚文學的少年 -2016文學小沙龍
黃佳慧
74
文學列車到北門,演出〈北門嶼鹽之未〉
葉律均
76
親子同樂‧從故事出發 -2016慶祝兒童節系列活動
楊蕙如
78
〈咱兮好人客〉行動劇紀實
蘇惠禎
交流與對話
80
訪半世紀之前臺灣文壇美少女黃鳳姿
蕭淑貞
82
海德堡,展開一場臺灣文學盛宴 -側記「展示作家:博物館空間形塑的臺灣文學記憶」學術研討會
覃子君
84
呂慶龍前駐法大使演講側記
蔡佩容、林豪森
86
青少年讀什麼文學
張信吉
館務紀要
90
詩作意境的流動與歷建活化加值 -齊東詩舍詩人節暨幸町米道Cafe's開幕活動側記
蔡沛霖
92
博物館.打開門.推開窗 -2015年度臺文館推動友善平權行動方案成果
黃佳慧
96
聽障生的一堂文學課
左美雲
98
臺南中學校與臺南廳廳舍
詹伯望
100
臺灣文學館門廊、門廳及二樓陽臺修復紀事
陶明泰
104
在地文學的連結 -《抱著咱的夢:黃勁連文學選》出版書訊
周華斌
106
在地人寫在地文 -「作家康原手稿捐贈儀式」暨「常民歷史與傳記書寫」專題講座側記
周定邦
108
遺什千秋心血在,詩人名字應傳香 -《全臺詩》第36至40冊
顧敏耀
110
兒童電視劇《雙頭蛇》
林佩蓉
111
文物捐贈芳名錄
研究典藏組
編輯室報告
112
行動,持續挺進
覃子君
本期編輯委員會
發行人
/
陳益源
總編輯
/
蕭淑貞
編輯委員
/
洪秀梅、鄭蓮音、陳秋伶、張信吉、楊順明
執行主編
/
覃子君
:::
2020年
第69期
第68期
第67期
第66期
2019年
第65期
第64期
第63期
第62期
2018年
第61期
第60期
第59期
第58期
2017年
第57期
第56期
第55期
第54期
2016年
第53期
第52期
第51期
第50期
2015年
第49期
第48期
第47期
第46期
2014年
第45期
第44期
第43期
第42期
2013年
第41期
第40期
第39期
第38期
2012年
第37期
第36期
第35期
第34期
2011年
第33期
第32期
第31期
第30期
2010年
第29期
第28期
第27期
第26期
2009年
第25期
第24期
第23期
第22期
2008年
第21期
第20期
第19期
第18期
2007年
第17期
第16期
第15期
第14期
2006年
第13期
第12期
第11期
第10期
2005年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2004年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2003年
第2期
第1期
國立台灣文學館 © 版權所有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學報 - 電話:(06)2217201#2201、2210 傳真:(06)2224944 |
聯絡我們
|
通訊 - 電話:(06)2217201#2505、2508 傳真:(06)2218952 |
聯絡我們
|
建議瀏覽解析度 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