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文學館
|
網站地圖
:::
檢索範圍: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台灣文學館通訊
檢索條件: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AND
OR
NOT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AND
OR
NOT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請選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
請選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請選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
請選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在
出版日期
在結果中查詢
作者
篇名
刊名
期別
摘要 全文
文化向上再向上 -紀念台灣文化協會八十五週年
/
林瑞明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13期 / 2006.11出版 / 第46頁
林瑞明
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七日成立於靜修女學校(今靜修女中)小禮堂的台灣文化協會,列名會員總共一○二二人,網羅了台灣全島各界的菁英,形成「以助長台灣文化之發達為目的」之啟蒙運動。促成台灣文化協
「台灣文學館與我」
林瑞明
教授談台灣文學館館史
/ 吳幸樺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5期 / 2009.11出版 / 第92頁
林瑞明
教授:我也不是完全百分百清楚,不過有 一度文建會確實考慮到,文資中心在台南的 的成效不彰,準備把它遷到別的地方,然後 基地全部由台灣文學館,但後來無疾而終。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說文資中心成效不彰
搭起一座台灣文學的橋樑 -《台灣文學館通訊》發刊詞
/
林瑞明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1期 / 2003.09出版 / 第1頁
林瑞明
一九九七年四月間,文化界一行人以專家學者代表身分前往台北參加立法院有關現代文學館公聽會,與會人士大都不贊成將現代文學館納於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變成「文學史料組」而與「古蹟維護」、「
定根台灣,放眼世界
/
林瑞明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7期 / 2005.04出版 / 第1頁
台灣文學長久以來經歷過一些風風雨雨,逐漸地找到自己的特性和地位。文化的尊嚴不是天上會掉「來的禮物,而是要人們自己去爭取才會得到,全世界的文化都是在這樣群聲喧嘩的情形 F ,逐漸護展出自己的路徑。為了證明台灣文學的主體性,台灣文學館默默地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和許多專業學者及展示專家,共同籌辦了「台灣文學的發展」及「舊建築新生命」兩項主題展。 「台灣文學的發展」從題目來看雖只是一 f 同樸素的
米街的香頌 -賀白萩
/
林瑞明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9期 / 2010.12出版 / 第104頁
敬悼故
林瑞明
教授
/ 編輯部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61期 / 2018.12出版 / 第94頁
給原住民歌劇《逐鹿傳說》喝采
/
林瑞明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33期 / 2011.12出版 / 第8頁
搬歲月磚頭 起文學大厝──
林瑞明
老師訪談記
/ 郭漢辰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35期 / 2012.06出版 / 第16頁
「回歸古典」,或「跨越鄉土」? -崛起於七○年代的兩派台灣女性散文
/ 張瑞芬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 第2期 / 2006.04出版 / 第131頁
林瑞明
,〈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與吳錦發,〈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 關係〉,收於《台灣作家全集――季季集》(台北:前衛,1990)。 95 季季於1965年與楊蔚結婚
記憶與認同 -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
/ 許俊雅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 第2期 / 2006.04出版 / 第59頁
林瑞明
,《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07)。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1996)。 陳千武,《活著回來 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
TXT 格式
CSV 格式
查詢的關鍵字 :
林瑞明
>
搜尋結果共有 91 筆資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目前是第
2
頁,共10頁
:::
最近的搜尋紀錄
國立台灣文學館 © 版權所有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學報 - 電話:(06)2217201#2201、2210 傳真:(06)2224944 |
聯絡我們
|
通訊 - 電話:(06)2217201#2505、2508 傳真:(06)2218952 |
聯絡我們
|
建議瀏覽解析度 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