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台灣文學館
|
網站地圖
:::
檢索範圍: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台灣文學館通訊
檢索條件: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AND
OR
NOT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AND
OR
NOT
在
請選擇
全部欄位
作者
篇名
摘要
內文
關鍵字
請選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
請選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請選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
請選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在
出版日期
在結果中查詢
作者
篇名
刊名
期別
摘要 全文
誰能讓台文系擁有一部文學史:我的懺夢錄
/ 陳建忠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4期 / 2009.08出版 / 第12頁
林瑞明
諸位教授 這些老師如今已堪稱學院 裡台灣文學研究第一代且是師祖級的人物。我進 校馬上遇到的震撼 就是1994年第一個以台灣文 學為名義舉辦的國際研討會 「賴和及其同時代 作家」。2001年畢業後
捷克珍寶:跨文化的視野
/ 黃佳慧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6期 / 2010.03出版 / 第38頁
林瑞明
率團造訪捷克國家文學博物 館;2007年更以「台灣文學捷克譯文計畫」將14篇 台灣小說翻譯為捷克文,並於捷克出版面世。該書 由館方與捷克學者包捷、吳大偉及台灣教授多人 合作,以台灣60年代後的作
涇渭分明,水長流 -「台灣先賢──蔣渭水紀念特展」巡迴展覽紀實
/ 黃佳慧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3期 / 2009.05出版 / 第26頁
林瑞明
教授、 國立台灣文學館鄭邦鎮館長、國立國父紀念館狄德蔭副館 長、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蔣朝根執行長。 蔣渭水珍貴史料展示。 緣起 台灣先賢蔣渭水可以說是近百年台灣歷史上 「本土運動」的先驅者 為彰顯其
田園風濤 -拜訪香雨書院‧鹽分地帶文化館
/ 胡筑珺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3期 / 2009.05出版 / 第80頁
林瑞明
…… 都是這塊土地哺育、滋養出來的作家 他們多在貧困的童年下成長 對於生活或是辛酸更有其深刻的體會。吳三連曾經回憶他在學甲頭港的老家 一到冬 天 土地就出現一片白色的鹽霜 如果屍體埋在這種鹽地
兩項主題展開幕記者會
/ 鄭少瑜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7期 / 2005.04出版 / 第6頁
林瑞明
一同褐開文學館三題展的序曲。 記者會上先山林館長介紹展覽內容,說明此次常設展主題。林館長表示整個展覽規劃長達一年多,結合了台彎文學專家、台灣建築史專家、建築師等相關策展人員及專業製作團隊等
探尋「回家的路」 -側記「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紀念特展」
/ 鄭雅雯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0期 / 2008.08出版 / 第52頁
林瑞明
教授皆特地前來致 意。布農族詩人卜袞獻詩〈回祖靈的路就只有 一條〉,同為霍斯陸曼家族的年輕作家乜寇也同 排灣族潘君瑜小姐獻唱〈獵人之歌〉(伐伐作 詞、阿羚茵作曲);其他原住民作家們也從花東 各地
無盡文學‧無盡時歲 -「文藝復興」國家台灣文學館慶週年
/ 陳思嫻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6期 / 2004.12出版 / 第4頁
林瑞明
首先致詞迎賓。林館長表示,在以前的年代,以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都被視為不上道的文學作品。而當年,他開始研究台灣文學的時候,也曾被質疑:「台灣有文學嗎?」但他始終不悔,並曾和羊子喬、彭瑞
走得正,走得遠
/ 吳麗珠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13期 / 2006.11出版 / 第1頁
林瑞明
教授及吳密察教授兩位台灣史專家,在「文史視窗」中,分別介紹「台灣文化協會」的諸多人事物,希望我們能從過去的歷史上,看見彼此更理想的未來。 接著,我們還分頭邀請了李惠珠及董學奇兩位專家,分別
2009台灣文學獎
/
台灣文學館通訊 / 第26期 / 2010.03出版 / 第6頁
林瑞明
(林梵) 《青春山河》 吳音寧 《危崖有花》 岩 上(嚴振興) 《漂流木詩集》 劇本金典獎 李永松 〈霧社事件番外篇〉 王大華 〈奪舍〉 吳明倫 〈Trance〉 李瓊婷 〈難以
TXT 格式
CSV 格式
查詢的關鍵字 :
林瑞明
>
搜尋結果共有 89 筆資料
第一頁
上一頁
目前是第
9
頁,共9頁
:::
最近的搜尋紀錄
國立台灣文學館 © 版權所有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學報 - 電話:(06)2217201#2201、2210 傳真:(06)2224944 |
聯絡我們
|
通訊 - 電話:(06)2217201#2505、2508 傳真:(06)2218952 |
聯絡我們
|
建議瀏覽解析度 1024x768